研究背景

LiDAR SLAM在弱光环境中具有优势,但在长廊、隧道等几何特征匮乏的退化环境中,传统LiDAR里程计基于ICP算法和特征配准算法的鲁棒性较差。

创新方法

提出基于激光强度性质和消元思想的强度修正方法,结合无监督位置修正优化原始点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构建检测模型,直接检测单帧点云退化情况。

技术优势

不依赖启发式阈值和间接处理,无需复杂网络结构和模型训练过程,同时兼顾检测效率和精度,具有低复杂度和显著二次开发优势。

方法流程

面向退化环境的LiDAR里程计定位方法流程

图1 面向退化环境的LiDAR里程计定位方法流程

LiDAR点云处理

  • 采用V-ICP方法去除点云运动畸变
  • 滤波方法降采样并剔除噪声点
  • 无监督点云位置修正方法标定系统误差
  • 基于激光强度性质和消元思想的强度修正

LiDAR退化环境检测

  • 提取4种描述环境几何结构的点云特征
  •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构建检测模型
  • 直接检测单帧点云退化情况及退化程度
  • 避免启发式阈值和间接处理的影响

LiDAR里程计构建

  • 针对不同退化情况设计兴趣点集合构建方案
  • 非退化点云使用特征配准算法
  • 退化点云使用"米字搜索"方法提取非退化特征
  • 结合ICP算法处理帧间兴趣点集合

关键技术

1. 激光强度修正方法

激光接收功率PR和发射功率PE之间的关系:

PR ≈ (ηatmηsysPEρDR2cosθ)/(4πL2)

式中:L表示激光测距值;θ表示激光入射角;ρ表示被击中物体的反射系数;ηatm表示环境参数;ηsys表示LiDAR系统参数;DR表示激光接收孔直径。

激光强度Intensity的量化表达式:

Intensity = hPR = wρt(L,θ)

通过计算激光强度比值将几何因素t(L,θ)消元,对同类点云的激光强度赋予相同值,实现激光强度修正。

2. "米字搜索"方法

将平面所在空间按照延伸主方向划分为n个区间段,Z轴方向划分为m个区间段,形成n×m个三维小体素。计算每个小体素内激光强度均值,获得二维栅格图像。

按照延伸主方向及45°、90°、135°夹角方向进行搜索,筛选非退化特征:

  • 将每行首个栅格的激光强度作为搜索基准
  • 后续栅格与基准差异满足阈值则持续延伸
  • 超过阈值则停止延伸,记录延伸栅格数量
  • 匹配历史激光强度数组判断退化特征
米字搜索示意图

图2 "米字搜索"示意图

3. 模糊综合评价算法

构建因素集U、评价集V和模糊评价矩阵R:

U = [u1 u2 u3 u4]
V = [v1 v2 v3]
R = [μ(ui,vj)]4×3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阵D,通过乘积求和方法计算模糊评价结果集B,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点云退化情况。

半梯形隶属度计算方法示例(整体对称程度P):

μ(u1,v1) = {
  0                       (Pi < η1)
  [1-(Pi-MPP)/2σP

其中η1=MPP,η2=MPP,MP为均值,σP为标准差。

实验结果

1. 激光强度修正效果

表1 激光强度修正效果
评价对象 墙面 地砖 纸板 木板 铁皮箱 均值
修正正确率/% 91.41 97.04 94.20 90.14 90.43 49.33 89.40
平均修正正确率93.34%(除人外)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墙面、地砖等静态物体的激光强度修正效果良好,但对动态人体目标的修正效果较差,因人体几何结构不规则导致法向量拟合误差较大。

2. 退化检测效果对比

表2 退化检测精度与效率对比
方法 退化点云正确检测率/% 非退化点云错误检测率/% 检测效率/s
对比方法1 92.20 26.28 0.0143
对比方法2 97.02 6.62 0.0075
本文方法 98.58 2.24 0.0104
退化检测结果的量化标签随时间变化序列

图3 退化检测结果的量化标签随时间变化序列

退化点云正确检测率98.58%
非退化点云错误检测率仅2.24%

本文方法在三种实验场景中均能有效检测LiDAR点云退化情况,相较于两种对比方法,正确检测率分别提高6.92%、1.61%,错误检测率分别降低91.48%、66.16%。

3. LiDAR里程计定位效果

表3 场景1中3种里程计的二维定位精度和处理效率对比
指标 X轴RMSE/m X轴MAXE/m Y轴RMSE/m Y轴MAXE/m 运算效率/s
IA-LO 1.2664 3.4359 0.0302 0.1094 0.0069
ICP-LO 7.8950 16.4174 0.0326 0.1363 0.0659
FR-LO 12.6668 24.9502 0.0549 0.1492 0.0019
定位RMSE降低83.96%-90.00%
最大误差降低79.07%-86.23%

在退化环境中,本文提出的IA-LO方法相较于ICP-LO和FR-LO的定位精度显著提高,X-Y平面的定位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83.96%、90.00%,最大误差分别降低了79.07%、86.23%。

单次帧间配准0.0069s

在非退化环境中,IA-LO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同时保证较高的处理效率(单次帧间配准0.0069s),满足SLAM实时性需求。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激光强度修正

修正正确率达93.34%,配合"米字搜索"方法有效提取退化环境中的非退化特征。

退化检测

退化点云正确检测率98.58%,非退化点云错误检测率仅2.24%,显著优于对比方法。

定位精度

在退化环境中,定位RMSE降低83.96%-90.00%,最大误差降低79.07%-86.23%。

适用范围

不依赖其他传感器,设备成本低,复杂度低,具有显著二次开发优势。

未来工作

方法优化

  • 构建更全面的特征体系,优化特征筛选算法
  • 采用局部拟合及插值方法提高激光强度修正精度
  • 改进动态目标处理,提高人体等目标的修正效果

系统集成

  • 与SLAM后端优化方法结合,提高室外环境适用性
  • 研究关键帧筛选和回环检测优化方案
  • 开发完整的鲁棒LiDAR SLAM框架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