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挑战

  • 现有监督学习方法需要大量标注样本
  • 建筑物形状存在人为设计的多样性
  • 遥感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和不规则性

解决方案

  • 融合对比学习的自监督特征提取
  • 结合迁移学习的监督分类技术
  • 显著减少标注数据依赖

CLTM模型架构

CLTM模型框架图

图1 基于对比迁移模型的建筑物形状识别框架

自监督训练阶段

  • • 轮廓提取与二值化处理
  • • 数据增强策略生成正负样本对
  • • ResNet50编码器特征提取
  • • NT-Xent损失函数优化

监督测试阶段

  • • 迁移预训练权重参数
  • • 添加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 • 微调模型参数
  • • 建筑物形状预测与评估

ResNet50编码器

5阶段分层特征提取,逐步强化图像特征表示能力

NT-Xent损失函数

最大化正样本相似度,最小化负样本相似度

投影层设计

多层感知器实现特征压缩与表示增强

实验数据与设置

数据来源

OSM平台数据
高德开放平台
总计19,535个建筑物样本

数据分布

训练集 14,079个
测试集 5,456个

建筑物形状分类(18类)

C字形 E字形 F字形 H字形 长方形 L字形 圆形 凸字形 凹字形 Y字形 Z字形 π字形 艹字形 丰字形 井字形 正方形 十字形 梯形

实验结果分析

模型性能对比

模型 准确率 F1_score AUC 标注需求
CLTM (本文) 93.79% 0.932 0.997 无需标注
AlexNet 93.11% 0.925 0.986 需要标注
ResNet50 96.10% 0.961 0.997 需要标注

训练过程可视化

损失和准确率变化趋势

图2 损失和准确率变化趋势

主要贡献与创新

1

无监督特征学习

训练阶段无需样本标签,显著降低数据标注成本

2

对比学习机制

通过正负样本对比,增强同类形状聚集性

3

迁移学习策略

有效利用预训练特征,提升分类性能

4

减少视觉偏差

降低人工视觉偏差影响,提高识别客观性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