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本文技术路线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处理不同变量的多尺度效应, 揭示路网形态对RTCE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基于博弈论的Shapley值,量化各路网形态特征对RTCE的相对重要性, 解释变量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图2 道路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布
道路交通碳排放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以经济发达地区为核心向周边递减, 东部地区(858.523 t/km²)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575.162 t/km²)。
路网类型 | 城市数量 | RTCE均值(t/km²) | 特征 |
---|---|---|---|
高密低等级规则型 | 43 | 1,073.994 | 最高碳排放 |
高密低等级混乱型 | 45 | 1,022.794 | 相对较低 |
低密低等级规则型 | 38 | 395.871 | 理想低碳型 |
充分考虑路网形态的空间异质性、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的低碳路网规划策略
从"密度-等级-结构"多维特征视角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
根据不同特征的空间作用尺度差异,制定区域协同的治理规划策略
推广低密低等级道路主导的路网形态,在高密度地区优先考虑混乱型路网设计
首次将MGWR模型和SHAP方法结合,揭示路网形态对RTCE的多尺度影响机制
构建"密度-等级-结构"三维路网形态指标体系,实现全面量化分析
基于302个城市功能区域,揭示路网形态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