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覆盖是影响地表环境与生态过程的关键因素,其中建设用地作为主要的人工地表覆盖类型,其扩张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获取更高精度的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信息。
通过评估与融合多源土地利用/覆盖数据,提升建设用地分类准确性,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以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作为实验区域,包括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以及天津市,共涵盖三省一市17座城市,总面积约为17.68万km²。
本研究筛选了7种中高分辨率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产品,最终选择5套数据进行融合分析
数据集 | 分辨率 | 制作单位 | 卫星数据 |
---|---|---|---|
ESA2020 | 10m | 欧洲航天局 | Sentinel |
CoLUCC2020 | 30m |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Landsat |
GlobeLand2020 | 30m |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Landsat |
CLCD2023 | 30m | 武汉大学 | Landsat |
GLC_FCS2022 | 30m |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Landsat |
基于建设用地总面积和空间格局对比分析,筛选出5套高质量数据
采用一致性分析方法评估各数据集的建设用地分类效果
结合多指标评价与阈值截取方法进行多源数据融合
数据来源 | 建设用地面积占比(%) | 偏差系数(%) |
---|---|---|
ESA2020 | 10.74 | -3.55 |
CoLUCC2020 | 13.32 | -0.97 |
GlobeLand2020 | 14.06 | -0.23 |
CLCD2023 | 19.95 | 5.67 |
GLC_FCS2022 | 13.38 | -0.92 |
CLCD2023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偏差系数也最大(5.67%),显著高于其他数据集。ESA2020面积最小,偏差系数为-3.55%。其余3种数据的偏差系数绝对值均在1%以内。
构建了适用于单一地类融合的技术流程,采用多指标评价与阈值截取方法,整合多源数据优点,弥补单一数据不足。
融合结果总体精度达93.51%,Kappa系数0.7455,与融合前单套数据相比精度均有提高,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ESA2020与GLC_FCS2022累计贡献度最高,CLCD2023表现相对不足,为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融合结果仍受到原始数据准确性与区域适应性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在应用于其他区域或地类时,需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评估。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