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获取地面影像的能力,在云雾遮挡影响下多时相SAR影像变化检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有无监督变化检测方法存在伪标签可靠性不足、空间-频率域特征融合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城市扩张分析
灾害评估

方法框架

空间域编码器

构建Mamba模块与卷积网络协同架构,高效捕获全局特征并与局部特征融合

频率域编码器

引入小波变换卷积,利用Haar小波分解提取低频和高频分量特征

跨域特征融合

通过多级跳跃连接实现空间域与频率域特征的深度融合

方法整体框架

所提方法的整体框架

消融实验分析

消融实验结果(邯郸数据集)

方法 DSCF Mamba 频率域编码器 F1_Score Kappa
M1 × × × 0.842 0.778
M2 × × 0.893 0.851
M3 × 0.904 0.864
M4 (MSF-UNet) 0.928 0.898

关键发现

  • DSCF方法使F1_Score提高了5.1%,Kappa提升了7.3%
  • Mamba模块进一步提升F1_Score 1.1%,Kappa提高1.3%
  • 频率域特征编码器使F1_Score提高2.4%,Kappa提升3.4%

计算复杂度分析

不同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对比

方法 参数量 (M) 浮点运算次数 (G) 训练时间 (s/轮)
DDNet 0.067 0.002 12.178
SNUNet-CD 12.035 0.857 32.848
TransUNet 93.231 0.503 48.163
MSF-UNet 108.847 0.394 28.433

尽管MSF-UNet方法的参数量较大,但其浮点运算次数和训练时间均低于TransUNet方法,体现了Mamba模块相较于ViT模块在降低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优势。

实验结果与性能

2.35%
平均F1_Score提升
2.65%
Kappa系数提升
0.928
邯郸数据集F1_Score
0.896
黄河数据集F1_Score

邯郸数据集定量分析结果

方法 漏检像元 虚警像元 总体误差 F1_Score Kappa
PCAKM 2,300 9,904 12,204 0.882 0.826
TransUNet 5,982 1,874 7,856 0.914 0.880
MSF-UNet 4,346 2,392 6,738 0.928 0.898

黄河数据集定量分析结果

方法 漏检像元 虚警像元 总体误差 F1_Score Kappa
ELGC-Net 1,046 277 1,323 0.863 0.855
TransUNet 1,185 174 1,359 0.857 0.849
MSF-UNet 921 94 1,015 0.896 0.890
邯郸数据集变化检测结果

邯郸数据集变化检测结果对比

黄河数据集变化检测结果

黄河数据集变化检测结果对比

核心技术创新

DSCF伪标签生成方法

差异影像分割-聚簇融合方法,通过阈值分割与聚类策略的协同优化,获得高质量的伪标签样本数据,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

MSF-UNet架构

基于Mamba的空间-频率双域特征融合UNet模型,实现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有效融合,提高变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MSF-UNet模型结构图

MSF-UNet模型结构

研究结论

主要贡献

1

提出DSCF伪标签生成方法,解决传统伪标签质量不足的问题

2

构建MSF-UNet模型,实现空间-频率双域特征的深度融合

3

引入Mamba模块,高效捕获全局特征并降低计算复杂度

性能优势

邯郸数据集 F1: 0.928, Kappa: 0.898
黄河数据集 F1: 0.896, Kappa: 0.890
计算效率 浮点运算: 0.394G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