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25 期刊年会期刊业务交流环节圆满举行
2025年5月9日 | 四川·成都2025年5月9日下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5期刊年会"期刊业务交流"专场在成都理工大学砚湖第六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的80余位期刊编辑、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学术期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挑战与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本次交流会聚焦期刊建设经验与现实挑战,汇聚各期刊在选题策划、内容质量、传播路径及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搭建起一个开放、务实、前瞻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致辞环节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朱鹤副研究员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彭建教授和执行秘书长兼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晓华编审分别发表致辞。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彭建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
执行秘书长兼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晓华编审发表致辞,他期待:
期刊业务交流分为三个阶段,各位专家围绕期刊发展、编辑成长、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张荣光教授(《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编辑部主任)
朱晓华编审(《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主任)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关键词分享了其工作经验,并表示作为一名编辑应具备多元知识储备、创新意识、服务国家战略与时代呼声的责任感。
杜桂娟(中国知网)
介绍了中国知网AI增强检索工具和学术研究助手两个学术工具,展示其在期刊策划、选题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邱敦莲主编(《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从期刊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分享了《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的国际化卓越期刊建设经验。
孙佼佼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
从视频传播、学术IP打造、可视化内容生产等角度,分析了流量时代学术期刊"破圈"的可能性与路径。
刘鲁编辑(《旅游学刊》编辑部)
分享了其从事期刊工作的体会与感悟,强调编辑在新时代要坚守学术价值,同时积极回应传播变革带来的新挑战,助力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政策决策。
主持人:刘春凤副编审(《资源科学》编辑部主任)
王治涛(《资源开发与市场》主编)
介绍了学术期刊企业化管理和运营思路,分享了市场化视角下期刊运营的创新模式。
黄寰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介绍了中心期刊建设发展的经验,并介绍了《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发展建设的历程、经验。
李小燕主任(《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部)
介绍了在期刊影响力提升、数字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成果与思考。
耿艳辉主任(《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享了在期刊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程立海(《自然资源信息化》执行主编)
介绍了在期刊数字化建设、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成果与思考。
主持人:张圆刚教授(《旅游科学》编辑部副主任)
来自《旅游科学》《地理研究》《旅游论坛》等期刊的编辑代表围绕期刊改企经验、编辑职业身份认同、跨期刊合作等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胡春元副主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
围绕期刊在科研选题引领、学术共同体构建等方面提出自身的思考。
段宗奇主任(《地理研究》编辑部)
围绕期刊在国际传播策略等方面提出自身的思考与经验分享。
聚焦期刊数字化转型与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探讨学术期刊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汇聚各期刊在选题策划、内容质量、传播路径及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
探索学术期刊发展新路径,推动自然资源类期刊的协同发展与创新突破
本次期刊业务交流环节聚焦期刊建设经验与现实挑战,汇聚各期刊在选题策划、内容质量、传播路径及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搭建起一个开放、务实、前瞻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会议不仅为自然资源类期刊的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推动资源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科技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彰显了学会在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桥梁与枢纽作用。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本次交流会为自然资源类期刊的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推动资源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科技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